许多武人一味地追求击打功夫,于是把注意力都集中用在了躯体上,实是“舍本求末”而丢失了“根本”,最主要是缺少“安心定性”的功夫。有武者,痴迷击技术,拳练的好,发徒弟发的远,自认为功夫高了,脾气也大了,唯有独霸天下,无敌手的气魄,手狠必得心毒,善了不赢人,即出手,轻者就得让他见血,重者让他丧命。没有宰孩子的心,你别玩技击。有武者,整天满脑子琢磨着“阴、毒、损、坏、狠”招法,去使给别人。心态总是处于不平不忿之中,这样人,听不得人劝,不中听的好话,不是奉承话就都不是良言。武者总爱透出一股子“狂”劲儿,话里话外,“老子天下第一没别人了”。举手投足,可又给人一种“不靠谱”的感觉,可能;有本事的人都火气高,习惯于吹胡子瞪眼,红脖子涨脸。还最爱管闲事,抱打不平,眼里净是不合理的事,常为那不平之事,捶胸跺脚地而大骂不休。喝几两白酒嗓门儿更高,劲头更足,可能;是本事大的人,脾气都大。要么,跟不会武术的人大谈特谈,他太姥姥踢死过老虎,亲妈掐死狼的故事,或者跟人家讲打,动手动脚;这种看见擂台就哆嗦的武林“高手”,把同行贬低得一无是处;要么,大侃他有神功秘法,结果,他的寿命比谁都短。这种表现看之狂,其实,算不上狂人。当一个人得不到别人赏识和认可的时候,就容易有这种表现,因为他希望被接受。可是,人家偏不接受,他焦急的心态可想而知。于是,便采用了“狂”的方式以引起外界的关注。“狂”的进一步就是“疯”。“疯狂”是一种心智的丧失。疯狂者毕竟是少数,而在“疯”与“狂”中间地带游荡的人可不难寻,这便是“妄”。狂妄就好像大便干燥的人吃多了辣椒上火,除了自己难受之外,还不好意思去和别人说,你看,这狂妄也不是容易的事情。
武人需要有文化修养,修养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程度,文化水平是基础。修养是什么,修的是自己的心,心要不断的修正。不断的养护,不要受污染了。“歹毒心肠”的人可别忘了,“相隋心变”这话儿,容貌都长出来了,人家一看,就知道你是什么人。
人凡遇事需平心静气,这是一种境界,一种气度,一种修养。心静之中的决定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,同时心静也是一种智慧。心宁智生,智生事成,沉着冷静心自怡,沉得住气的人方为人杰。
古人云:“烦恼与嗔恨乃伐命之斧刃。”这话很有道理。此本是七情之属,其表现则为恼或怒,恼则伤心,怒则伤肝。人身三宝受损,则精因之摇,神因之扰,气因之丧,寿因之夭。所以消除烦恼和嗔恨,使心静神和亦为养生健身之要道。但人固明知,还自讨烦恼,执迷者多,醒悟者少。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若习武者有高尚的道德修养,坦荡的胸怀,乐观的精神则自会有益身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