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距都江堰市中心约十五公里,离成都六十八公里,属邛崃山脉南段的东文,以大面山(又名赵公山)为主峰,山峦重叠,林木葱茏。景区以“幽甲天下”的自然风景和以道教文化为主的文物古迹闻名全国已有一千多年。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:一说这里阴阳三十六峰呈环状排列,林木葱笼,空翠四合,宛如一个绿色城郭,故名“青城”。另一说是青城山原名清城山,原出中国道教神话:“清都、紫微,天帝所居也”。这里在汉晋时期都叫清城山,后唐玄宗颁诏将清城山归还道教时,将清字去掉了三点水,从此就成为“青城山”了。青城山属道教名山,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,相传东汉张道陵(后称张天师)曾在此修炼,道教称此山为“第五洞天”,还是七十二福地之一。青城派流行于川西一带,大概是以青城山取名。青城山道教出家人习武者不少。青城山武术属于道门武术,与武当派、峨眉派武术都有亲缘关系,但青城山的剑法与点穴术有自己的特点。近代青城派的传人刘绥滨还表演过青城武功的顶尖绝技“凌空劲”(又称劈空拳)。他把九支点燃的蜡烛一字排开,然后暗运内功,站在一米之外出拳。一举出去,七支蜡烛先后熄灭。
|